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秘密》:我們都需要相信

《秘密(The Secret)》
作者:朗達.拜恩
原文作者:Rhonda Byrne
譯者:謝明憲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07 年 06 月 25 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50675
裝訂:平裝
※ 按此處購買 ※

我甚少看心理勵志類的書籍,即便當初因為某一個點而受到吸引,翻閱幾頁之後,也往往無以為繼。就是看不下去。《秘密》在台灣書市掀起一陣狂熱,直到今年,都還不斷有「延伸閱讀」出版品陸續上市。前陣子忽然有人問起我是怎麼看《秘密》的,回想過去一年半載,對於《秘密》,我好像產生了一些半新不舊的所得。

「心想事成」,說穿了,整個《秘密》的總結就是這 4 個中國人往昔常拿來祝福他人的字。如同所有同類書籍,《《秘密》照例將一個道理翻來覆去地用各種方式不斷地闡述,(多多少少有那麼些催眠意味,)將我們的人生大刀闊斧地切割成「金錢」、「關係」、「健康」三大要件,書中並大量引證古今中外各界名人所言,強化這股由我們個人內心深處發出的心靈力量,同時,穿插在段落段落中間的,是實際發生在某某人生活裡的真實佐證。

然而,我想《秘密》把「心想事成」的力量講得有點玄了。

《秘密》上市之後,我被很多朋友問到過相不相信真的有這能力的存在。說實話,我好傻地曾經非常認真去實驗/執行過《秘密》裡的秘密,結果是,我想要嘛我的念力不夠強,(或者我不是真心相信這「秘密」,又或者我沒有真的那樣想要改善某一個確切的狀態,)要嘛這力量並不屬於我的世界。我心心念念的那些並沒有隨著我的心心念念而發生。只是,我認為,心想事成的這個「秘密」稍稍修正後,是可以成立的。

應該是說,我寧可這麼去解釋《秘密》:它帶來的是一種正向的力量,一種使人們願意相信、也需要去相信事情會好轉的力量。

過去這一、兩年來,我幾乎已經不再看新聞了。一方面因為它已經不再真實,一方面是因為它為了引人注目,所以只願意轉述悲慘的消息。於是,透過新聞節目所能建構出的社會,是一個天天有人自殺、情殺、虐殺的暴力世界,是一個親人互相傷害、朋友彼此背叛,於是再也沒有寬容、沒有道德的環境。有時候,你真的會因為看到的消息而震撼不已,心裡想著怎麼我所在的地方變得如此扭曲?是什麼讓人們這麼絕望以致於不再相信明天還可以好起來的?是什麼讓一個人可以閉上眼睛、拒絕接受他人的心,所以肆無忌憚地攻擊自己以外的一切?而最糟糕的,莫過於當我們已經被現實磨得那樣沮喪徬徨的時候,還不斷看見更為黑暗的傳播訊息,讓負面的力量像個逃不出去的黑洞一樣,把每個人的快樂都吸納進去。惡性循環。

愈黑暗的時代,其實我們愈接近黎明曙光,只是我們總是在一時太過愚昧了,所以沒辦法再堅持多一下下,相信漫長的陰鬱過去後就會晴朗了。《秘密》在我看來,就是幫助人們再撐一下下、再樂觀堅強一點點的 trigger。

而且,《秘密》像是/可以是漣漪的第一圈。當你願意相信自己可以讓事情好轉的那一瞬間,事實上,就某種角度來看,從你那雙眼睛看出去的世界,的確已經不同。接著,因為秉持著「要『吸引』更好的事物到生命裡」的信念,我們待人處世的態度無形中也會積極了,而這才正是「逆轉勝」的關鍵!

我想,我比較能夠被「心態致勝」(唔,這又是另外一本書了,而我還沒看過)這樣的觀念說服,而非天真地去期盼近乎 spiritual 的秘密力量。或許換個方式來說,我內心深處也期盼著這樣神奇的力量是真實存在著、有一天我也能夠發動我的 mind engine,達到 100% 的心想事成,而因為儲載著這個小小的秘密的期望,我還能夢想著更好的明天。這則是另一個良性循環的卑微範例。

回歸《秘密》,我絕對推薦它是本值得去讀的書,它也值得讀者去思考,無論用怎樣的態度,批判的、分析的、推崇的,都是好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秘密》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叫做「希望」的氛圍,而在我們所處的艱難的時代,無論如何,有希望,就是好的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