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刺蝟的優雅》:脫去偽裝的盔甲,我的心好柔軟

書名:《刺蝟的優雅(L'élégance du hérisson)》
作者:妙莉葉.巴貝里
原文作者:Muriel Barbery
譯者:陳春琴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8 年 06 月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662690
裝訂:平裝

※ 按此處預購 ※

※ 試讀活動網頁 ※

讀《刺蝟的優雅》的過程中,一直有種迷失在年歲裡、不知道小說置身的時空究竟今夕是何夕的惶然感受,兩位敘事主角的說話語言都極其古典而優雅,她們所描繪的世界既真實又虛幻,直到最後,都令人無法確切安放一個時間點。後來想想,又何妨呢?既然這始終都只是發生在荷妮和芭洛瑪心裡的獨白,那麼就好像 James Joyce 的《尤利西斯》那樣,時間、空間以及客觀的世界物質元素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敘事者的心理感受--就彷彿退去尖銳的外表後,最關鍵的還是刺蝟的心,那顆其實很柔軟的心究竟有何感受。

於是,故事就從兩個人各自的獨白開始。

荷妮,住滿了政商富豪的高級公寓大樓裡偽裝平庸的門房,她背負著童年即被灌輸的宿命論,在生命裡的每一天努力飾演著世人所塑造出來的門房形象,唯有在看似陰暗的小房間裡,當演員沒有了觀眾終於能夠下戲了的時候,她才敢於作自己:一個飽讀詩書、熱愛哲學藝文的高尚靈魂。

芭洛瑪,住在荷妮所看顧的公寓裡、掩藏天才的富家小少女,用她慧黠卻天真的心,冷冷地看著自己所生活的虛偽的浮華權貴圈圈,因為覺得這個醜惡地無以復加的世上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決心在學期末自己 13 歲生日當天,轟轟烈烈死去。臨死之前,她想記錄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辨,也算是證明自己不是傻呼呼地尋死,所以,有了「深刻思想」系列筆記,和試圖再找到希望的「世界動態日記」。

本來這兩段敘事將是永遠的平行線。一個以下看上(荷妮)的角度,略為謙卑地沉溺在文學藝術的美好裡,不想揭露所謂上流社會的下作和膚淺,更不想被揭露自己一點也不鄙俗的秘密生活;一個居高臨下(芭洛瑪),在筆記裡痛批成人世界的荒誕不稽,又因為一己之力太過渺小所以也太無力去改變這個世界,只能以驕傲的冷漠武裝自己,一天天倒數著離開人世的日子。從她們的眼中望出去,整棟大樓雖然有富麗堂皇的物質擺設,在金光閃閃之下,人們卻都是病態的,生活只是一種慘澹的冷色調,各自編織著謊言、幻夢,以及自以為是的富足。很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只有這兩顆心是火紅的暖洋洋的在跳動,在他人期望的生活桎梏裡隱隱跳動。

所有瓶頸都是等待打破的。而彷彿來自異域的小津先生,就是這個故事裡打破牢獄的大斧。

異常富裕、溫文儒雅並且帶著異國風情的小津先生從出現的第一天就是公寓裡大夥兒競相爭寵的對象,然而,不帶成見的小津幾乎也是在第一時間,便發現在層層疊疊的客套社交禮節之後,有兩顆美麗而誠摯的心,躲藏在各自合宜的假面下。小津的出現,意外地掀開了公寓裡各門各戶長久的作態,當然,同時間,他也剝去了刺蝟的防備,用他溫柔的真心還原了她們的優雅。更棒的是,因為他的出現,這一上一下、一老一少的觀察者終於相認了,太有種惺惺相惜的情感,也太有種相依為命的依賴,所以長久以來習於將真實世界屏除在心房外的荷妮和芭洛瑪,立刻便接納了彼此。

雖然《刺蝟的優雅》使用了大量的哲學理論,和相當細膩入微的形容,增加了閱讀理解上的難度,然而它本身其實相當單純地在表達著社會化的人生裡,我們總會遇到數不清的虛假,有時候是必須、有時候是我們以為必須,總之,到了最後,人們再也分不清楚誰是真、誰是假,何時該真、何時該假,怎樣的自己是真、怎樣的自己是假。人生的路走著走著,我們都會遭遇到喪失勇氣去作個真誠的人的時刻,怕受傷、怕麻煩、怕失望、怕危險,於是開始用尖銳而堅硬的盔甲去武裝自己柔軟易感的心。而我眼中的《刺蝟的優雅》彷彿就是在說:別管現實所能創造的醜惡傷害,敞開胸懷去愛,作個真誠的自己,才算是有好好活過一遭。

(這幾天實在太忙,先將混亂的想法這樣寫罷,之後再重新整理……)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巴黎野玫瑰》:大雨過後

書名:《巴黎野玫瑰(37, 2° Le matin)》
作者:菲立普.狄雍
原文作者:Philippe Djian
譯者:沈台訓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8 年 05 月 12 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3586
裝訂:平裝
※ 按此處購買 ※

我是先知道 Gabriel Yared,才知道電影〈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的。而這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邂逅了。

Gabriel Yared 的音樂視界太神奇,讓聽者輕易地就有了畫面,不知不覺中便已入戲好深。所以,即便我最終都沒有真的去看了〈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然而,每一次當原聲帶的音符落下,便彷彿看見了在沉沈澱欄夜色中、那個深邃而憂鬱的女人。而什麼詭譎的事情,就等在幾串歡快卻似夢境的旋律之後,即將要放肆地瘋狂起來。

十年之後,因緣際會,我拿到了已經截止的《巴黎野玫瑰(37, 2° Le matin)》試讀(big thanks to Amber),那個自己在心裡勾勒的故事,終於要推展開了。

雖然預知了這會是個悲傷的故事,卻沒料到原著會是這樣狂暴且操持著略顯粗鄙的語言。

Zorg(我不確定小說裡怎麼稱呼他的,甚至不記得他有名字,此為電影裡名字),這個故事的說書人,一個本來平凡也甘於平凡的勞工階層,男人遇上女人,一個美麗而充滿魅惑的女人──貝蒂(Betty)。

「氣象報告預測,今天黃昏前會有雷雨,不過此時天空一逕碧藍如洗,風也停了下來。我去廚房看了一眼,確定鍋底沒有燒焦結塊。一切都很好,十足完美。」

一開始,他便這麼說。因為遇見了貝蒂,讓他快樂地「宛如一個無憂無慮、天真幸福的傢伙」,他一再感謝上天,讓這女人進入了他的生命,他將全心全意地愛她,毫不保留地付出,只為了讓貝蒂也能同樣幸福無憂。然而,彷彿那場預告了的雷雨,也彷彿 Gabriel Yared 的序曲「Betty et Zorg」,悠悠長長而鬱積未訴的秘密,貝蒂帶給他的終將不只是純然的愛的美好,而他儘管拚了命地努力,也沒能把愛的天真灌注給貝蒂一點點。

不多久,貝蒂的暴烈、瘋狂便開始忽隱忽現在兩人世界中。

貝蒂不斷摧毀他所滿意的現狀,逼促他和她一起去追求她心目中的完美。她衝動地打破每一個平凡的安穩,然後對隨之浮現的契機滿懷希望,燃亮生命力,鬥志旺盛不了多久,便又被現實裡無可避免的醜惡、挫敗或者一陳不變給吞噬。如此循環,一次又一次。只是,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危險,而他所鍾情的那個貝蒂,也漸次消失在絕望中。好幾次,因為他的竭盡心力,那股屬於真愛純粹而強大的力量,將貝蒂阻隔在世界之外,保護她不受傷害,然而,應該是陷落在狂亂中的貝蒂卻一直在承受自我理智內省的煎熬,老是能察覺安逸中的假象。

太渴望絕對,終是無法容身於這個世界的。

也許是敗,也許是累,也許是徹底醒悟了,總之,貝蒂最後一次起身,前往她的理想國,義無反顧地潛進了另一個世界,再也不回來了。

而他呢?曾經為愛燃燒、為愛勇往直前、為愛不凡的生命,理所當然也將隨之殞落。

《巴黎野玫瑰(37, 2° Le matin)》的閱讀經驗是出乎意外地不討我喜歡。向來力求冷靜自持的處女座天性一再被混亂爆破,接二連三,令人措手不及的紛擾其實使我愈讀愈迷茫煩躁。

然而,人生就是場暴動。有些人選擇趨向大眾、抑制瘋狂,有些人則傾向放任本性、縱容野火燎原。內斂有沈澱的智慧,外顯則有奔放的美,每一種型態,都是一次又一次自我與自我、自我與世界鬥爭之後綻放的花火,也即是所謂的生命力吧。

不過,縱然這場熱烈的愛戀沒有結果,但貝蒂依然改變了他,讓他的生命有了別的可能。從此以後,他不會再用世俗的眼光看世界了。
「生命的珍寶,真實的世界之心,是眼中之眼、內在的眼。」
黑夜來臨,貝蒂終於創造了一次不凡,在大雨停歇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