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七個謊言》:七七四十九個原罪

seven lies.jpg

《七個謊言》

作者:詹姆士.萊思登
原文作者:James Lasdun
譯者:羅珮芳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7 年 11 月 09 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3111
裝訂:平裝

※ 按此處購買 ※

有些故事讀著讀著會讓人難過起來,輾轉反側、坐立難安,一邊感覺不忍卒睹,一邊卻又禁不住一頁接著一頁翻下去。

七個謊言(Seven Lies)》就是這樣的故事。同時,它也屬於令我「一見鍾情」的作品。

從封面文案對作者詹姆士.萊思登(James Lasdum)的推崇,「21 世紀的愛倫坡」,是現代版的 Poe 哪!怎麼可以錯過?扉頁上引自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第一句話,「一個謊言若是要反映真相,並冠上真相的光環,必將招致另外七個謊言。」為這個還沒說出的謊言投下了第一群圈圈的漣漪,心已經被牽引了,不管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我都已經準備著要傾身去聽了。

自白開始於一杯莫名女子潑來的酒,所有前塵往事也一併隨著灑出回憶的封印。史蒂芬.弗格的生活是架構在謊言之上的。從兒時為了滿足母親以及自己的虛榮開始,他開始不斷說謊,偽裝自己有文采、有作為,用假裝和麻痺來粉飾和現實世界日益增深的裂痕,然而,在內心裡,史蒂芬沒有忘記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謊言,於是他無法遏抑地企盼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 在沒有人認識他的異地(美國)「確確實實活著」。然後他遇見了生命中的至愛,瑛吉.雷布斯。相較於母親蠻橫執拗的愛、「房客」凱蒂肉體啟發的愛,史蒂芬明白瑛吉將是自己這齣虛偽的生命劇場裡唯一真實的女主角。然而,老道的讀者冷眼旁觀立時便會明白史蒂芬的故事無可避免的將是個悲劇。所以,瑛吉生命中的愛當然不是史蒂芬,為了得到這個女人、為了在這個好不容易有些歡愉的世界裡隱藏自己的渺小,史蒂芬重作馮婦地繼續編織謊言。終於他使得情敵消失在競技場上了,終於他偕著瑛吉來到新天堂了,終於他是確確實實活著了。是嗎?所有的謊言都有返真的一天。雖然,在整個自白過程中,沒有直接說明,僅僅只是隱晦地用些對話去揭露史蒂芬那些尷尬的時刻,然後是瑛吉的疏遠,總之,這個懦弱而出於被動的大說謊家終於明白:是時候讓自己恍然大悟了。

灰樸樸的,謊言就是這麼一陣漫天大霧,陰鬱的,罩住整個故事、罩住故事裡每一個角色的臉眸、罩住史蒂芬.弗格的一生。在讀完之後一天的反芻,我忽然覺得《七個謊言》的「七」並非偶然,是衝著「七宗罪」而來的數字:傲慢、妒忌、暴怒,傷悲、貪婪、貪食、色慾,這些重大惡行在史蒂芬的故事裡統統有找,並且,不只是史蒂芬,故事裡的每個角色的塑型都是在面對著這些原罪。每當我們看見人性裡的赤裸醜態,總也開心不起來,所以,《七個謊言》的閱讀經驗不會是快樂的,反而是深入而沉潛的,透過作者詹姆士.萊思登細膩而幽微的工筆,心裡許多不安惶恐都一一被喚起,你會看見令自己毛躁的錯誤,於是暗暗抽緊了胸口。

如果每個故事都有一個道理,那麼,從這《七個謊言》中解脫的辦法,就是坦誠,對自己坦誠,接受來自外在的、發乎內心的不美好。只有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生命才會開始「確確實實活著」了。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葫蘆貓》:生命是愛、是喜,是尊重

葫蘆貓 《葫蘆貓》

作者:杜白

出版社:幼獅文化

出版日期:2000 年 12 月 15 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5742761

裝訂:平裝

※ 按此處購買 ※

《葫蘆貓》其實是本再輕鬆簡單不過的故事冊,杜白醫生以最平易的敘述,娓娓道來 60 則狗狗貓貓的故事,講小動物們的性格、病痛、悲喜,講主人和寵物間的情誼,講生命與生命交錯時迸發的光火。儘管不是每則故事都有 happy ending,然而杜白醫生卻都毫無例外地投入心力,用專業和情感去幫助落難的小朋友,樸實的字句講到最後,終能給人深深淺淺的溫暖。

透過杜白醫生的眼睛,讀者會看見狗狗貓貓的可愛可敬,牠們誠實、單純、直接、勇敢,撞上什麼困難,牠們咬咬牙忍著痛,沒有怨尤,只有面對、接受,以及設法解決,從這些小朋友的身上,我看見赤裸裸的生命本質,不假文明的修飾,「存在」原來只是這麼理所當然而強韌的一種奮鬥。這些小朋友也不知道算計,你給牠什麼,牠便還給你什麼,甚至你儘可以笑牠們笨,因為牠們即使被背叛了、被傷害了,也不見得會記取教訓,還傻呼呼地付出最珍貴的愛和信任,給曾經迫害過牠們的「人」。

時常在望著我們家那隻貓女王的種種舉動時,就覺得心裡柔軟了,眉頭鬆了,劇烈的情緒緩和了,我愚鈍地不知道為什麼「寵物」可以有這麼奇妙的療癒作用。然而,我猜想「人」其實是有想要付出、想要愛的天性,而這種需要一旦被滿足了,就如同其他生理慾望被滿足時那般,人就感覺舒坦了,就快樂了吧。而《葫蘆貓》所想要傳遞的,除了溫馨的情懷之外,應該就是一份奠基於尊重的愛吧。也許動物們在演化的過程中選擇停駐智商,所以今時今日地球的主宰是操控在人們的手上,但這並不代表人們可以去歧視、掠奪、抹煞任何「生」的權利。會不會就是因為這種「自覺」的失衡,才讓我們變得愈來愈不快樂呢?

前幾年,杜白醫生當紅的時候,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媒體還不那樣重腥煽色,一方面社會結構轉變所帶來的種種壓力還沒惡化,所以我們不常聽聞小動物受虐的消息。在溫情路線漸漸敵不過重鹹口味的新聞之後,我們看到太多變態而使人寒心的傷害,恐懼、擔憂,還有日益沈重的生計問題,讓人們的痛苦指數不斷攀升。像《葫蘆貓》這種讀物也許不再具有暢銷熱點,然而,這些清爽無負擔的小品所能創造的撫慰和希望,卻永遠不會隨時間流逝。